第三十九章 对照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0) | 阅读(63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关闭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安宁稳定;神得到道而灵验有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有生机;万物得到道而生长;君王诸侯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使天下安定。推而言之,如果天不得清明,恐怕会崩裂;地不得安宁稳定,恐怕要塌陷;神不能灵验有效,恐怕就要消失;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就会灭绝;君王诸侯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政权恐怕就会被推翻。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所以有道的人君不应追求美玉般的尊贵华丽,而应像石头那样朴质坚忍、不张扬。

参考:

扫码关注小程序

微信搜索 Xuebody在线

《道德经》

作者:老子
国籍:中国
图书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