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米〈寒〉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0) | 阅读(351)

  (一)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不过三两度愈。〔嘉〕

  (二)谨按∶性寒,有少毒。不堪久服,昏五脏,令人好睡。仙家重此。作酒最胜余米。

  (三)又,烧为灰,和油涂杖疮,不作KT ,止痛。〔嘉〕

  (四)不得与小儿食之,令儿不能行。若与小猫、犬食之,其脚便 曲,行不正。缓人筋骨,绝血脉。〔心·嘉〕

  (五)合葵菜食之,成痼疾。于黍米中藏干脯通。《食禁》云∶牛肉不得和黍米、白酒食之,必生寸白虫。〔证〕

  (六)黍之茎穗∶人家用作提拂,以将扫地。食苦瓠毒,煮汁饮之即止。〔证〕

  (七)又,破提扫煮取汁,浴之去浮肿。〔证〕

  (八)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证〕

参考:

扫码关注小程序

微信搜索 Xuebody古诗词

《食疗本草》

作者:孟诜
国籍:中国
图书简介: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