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路

作者:邹浩 南北朝

836人阅读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赤色的道路如像龙蛇,蜿蜒曲折不知有几千丈。
出没在山水之间,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又朝上。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跟这险恶的道路时俯时仰?

注释
“赤路”二句:南方称“赤”,又多红土,广西多赤土,道路蜿蜒曲折,故云。
伊予:即“予”,我。伊:语助词,无义。何为:为何,为什么。

赏析

  咏物诗贵在能寓微婉的兴寄于生动的物象描绘之中。寄托的深浅有时不在词意的显晦,而在诗歌概括容量的大小,邹浩的《咏路》即是一例。诗中没有具体描写从京城到岭南一路上的观感,而是以不知几千丈长的龙蛇来比喻漫长的旅途和在千山万水之间盘旋上下的贬谪之路,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上下仕途、俯仰无愧的人生之路。

  首句点题,“赤路”也可视为炎荒之路。鲍照《代苦热行》:“赤坂横西阻,火山赫南威。”即效“赤”字形容炎热之地。“赤”字还兼有空尽无物之意。此处只写一条空荡荡的赤土路,则路途的漫长寂寞、燥热荒凉均在言外。因而以龙蛇为比,就不仅是取其曲折蜿蜒之状,而且照应了“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的典故,令人想到沿途险恶的自然环境。以下写路的形貌,处处扣住龙蛇之喻。“不知几千丈”以写龙蛇长度的量词写路之绵长,“出没山水间”用龙蛇出没不定的特点形容路之曲折,“一下复一上”以龙蛇上下低昂的动态写路之起伏,便生动地描画出路在山水间屈曲延伸、忽隐忽现的态势。在此漫漫长途上踽踽独行的作者问自己:“这一生为什么偏偏要随着这条龙蛇般的赤路俯仰上下呢?”这一问含意复杂,联系他在《愤古赋》中为屈原“以忠不容而卒葬于鱼龙之腹”而“愤然伤之”的心情来看,有痛愤自己无罪遭忌见放的言外之意在,因此这一问是对朝中权奸和谗人的责问。其次,“独何为”又含有“何苦来”的感叹。走上这条迁谪之路是他一生追求功名的结局,不肯随俗俯仰,便要随贬谪之路上下俯仰。道路的一下一上,不能不令他联想到仕途的上下、命运的起伏,因此这一问又是他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的疑问。尽管如北,联系邹浩在其他诗中一再表白的“俯仰无愧作”、“俯仰不愧何缤纷”来看,可知他即使是在迁谪流离、屡濒于死的境遇中,也仍是以诤诤直骨、俯仰无愧而自豪的。 [7]  诗中所咏之路,还可以想到言路。谏官倘要打开闭塞的言路,就要有敢于直犯龙颜、逆批龙鳞的勇气。古人向来将皇帝的反复无常比作“龙性谁能驯”,那么邹浩所走的这条路,正是与龙蛇相俯仰的一条险路。李纲在邹浩《道乡集》序中说,当时台谏大都敷衍塞责,甚至变乱黑白、颠倒是非,“独公奋不顾身,犯颜逆鳞,论国事之大者于言路闭塞之时,号凤鸣朝阳。”可见此诗以赤路比龙蛇,围绕着邹浩被谪在途一事,启发人关于贬谪之路、人生之路、朝廷言路的多种联想,就有较为深广的意蕴。

  应当指出的是:邹浩毕竟是一位道学先生,虽能以气节自励,但也有他迂腐的一面,他的《移居昭州》等诗同是写贬谪之感,却满篇都是“自新有路君恩重,犹冀他时不愧天”之类的话。《咏路》一诗虽含意较广,而终究缺乏强烈的愤激之情,其根源正在此处。王士祯称邹浩古诗似白居易,这首诗语言的平直通俗便很有代表性,好在浅而能深,显而能隐,尚不失为佳构。

创作背景

  从该篇意思来看,这首诗是作者在贬谪岭南的途中所作。邹浩是北宋绍圣(1094-1098)以后著名的诤臣之一,一生忠正方直,因敢于直谏,两次被流放岭南。此诗虽不能确定究竟作于何时,却能概括他两次被流放的感慨。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

猜您喜欢

娈童诗

南北朝萧纲

娈童娇丽质,践董复超瑕。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

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

袖裁连璧锦,笺织细种花。揽裤轻红出,回头双鬓斜。

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怀猜非后钓,密爱似前车。

足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

3410 0 0

宋明堂歌九首 其七 歌白帝

南北朝谢庄

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

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

3247 0 0

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

南北朝陈叔宝

季冬初阳始,寒气尚萧飒。原叶或委低,岫云时吐欱。

雕树乍疏回,远峰自重沓。云兴四山霾,风动万籁答。

肃肃凝霜下,峨峨层冰合。复殿可以娱,于兹多延纳。

迢迢百尺观,杳杳三休閤。前后训导屏,左右文卫匝。

进退簪缨移,纵横壮思杂。幸矣天地泰,当无范雎拉。

……

四时赋

南北朝江淹

  北客长欷,深壁寂思。空床连流,圭窬淹滞,网丝蔽户,青台绕梁。春华虚艳,秋月徒光。临飞鸟而魂绝,视浮云而意长。测代序而饶感,知四时之足伤。

  若乃旭日始暖,蕙草可织;园桃红点,流水碧色。思应都兮心断,怜故人兮无极。

  至若炎云峰起,芳树未移;泽兰生坂,朱荷出池。忆上国之绮树,怜故人兮无极。

  若夫秋风一至,白露团团;明月生波,萤火迎寒。眷庭中之梧桐,念机上之罗纨。

  至于冬阴北边,永夜不晓;平芜隐海,千里飞鸟。何尝不梦帝城之阡陌,忆故都之台沼!

  是以轸琴情动,戛瑟涕落。逐长夜而心殒,随白日而形削。故秦人秦声,楚音楚奏。闻歌更泣,见悲已疚。实由魂气怆断。外物非救。参四时而皆难,况仆人之未陋也。

……

1885 0 0

听琴诗

南北朝萧悫

洞门凉气满,闲馆夕阴生。弦随流水急,调杂秋风清。

掩抑朝飞弄,凄断夜啼声。至人齐物我,持此悦高情。

……

1847 0 0

扫码关注小程序

微信搜索 Xuebody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