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佺期 唐代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在此诗中,沈佺期运用早期宫廷诗的“封闭式”结尾,并能利用这种巧妙的结尾表现个人情绪。
寒食节本来意味着快乐和团聚,但对于游子来说,却只能突出他的孤独。“然”不仅隐喻他的忧愁,并且与外部世界形成悬殊对照,这种不一致与他的处境是相应的。但沈佺期也能够运用较时新的“开放式”结尾,以暗示和描写结束诗篇。
译文天下家家熄灭火焰,整个大地都已不见炊烟。不知道哪里的火,能够温暖我这凄凉的游子之心。
注释匝地:遍地,满地。
唐代李白
若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
……
唐代白居易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唐代李峤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
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
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
英灵已杰出,谁识卿云才。
唐代李商隐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