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王禹偁>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作者:王禹偁 宋代

183人阅读
琅琊名父子,少孤起徒步。
贽谒桑魏公,藻监非易与。
抚顶久叹惜,王杨许为伍。
诸侯取为官,佐幕大名府。
主帅杜重威,功大心跋扈。
天骥被絷维,神龟罹网罟。
六师薄孤垒,三面开生路。
主人既释放,宾筵因诖误。
逼胁本非辜,贬谪寻不赴。
折腰纡墨绶,搨翼久未举。
梁竦耻州县,长卿有辞赋。
里行旌邑政,柱史登朝序。
抨弹志不乐,润色才有素。
锦窠应列宿,星垣吟药树。
丹青生帝典,金玉铿王度。
东观秉直笔,南宫司贡部。
时英萃门下,蔼蔼腾嘉誉。
鹏掀六月风,豹蔚七日雾。
多才同列忌,嫉恶奸人怒。
排斥屡专城,织罗仍典午。
名宦颇流离,衣食常贫窭。
文明起代邸,振拔非不遇。
紫微虽正拜,白发已迟暮。
史鱼直有遗,枨也刚不吐。
非才占清列,志欲投兕虎。
英俊在草莱,力能生翅羽。
毁誉两无私,华衮间萧斧。
掌选循故实,尹京耻钩距。
名位仅三事,疾瘵婴二竖。
告满拜贰卿,君恩慰沉痼。
终见哲人萎,萧萧空垅墓。
鲤庭有令嗣,凤阁登仙署。
两制列门生,九原应自许。
苍苍犹足信,吾道似有诉。
余庆在子孙,明明深可据。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

猜您喜欢

祭亡妻程氏文

宋代苏洵

呜呼!
与子相好,相期百年。
不知中道,弃我而先。
我徂京师,不远当还。
嗟子之去,曾不须臾。
子去不返,我怀永哀。
反复求思,意子复回。
人亦有言,死生短长。
苟皆不欲,尔避谁当?
我独悲子,生逢百殃。
有子六人,今谁在堂?
唯轼与辙,仅存不亡。
咻呴抚摩,既冠既昏。
教以学问,畏其无闻。
昼夜孜孜,孰知子勤?
提携东去,出门迟迟。
今往不捷,后何以归?
二子告我:母氏劳苦。
今不汲汲,奈后将悔。
大寒酷热,崎岖在外。
亦既荐名,试于南宫。
文字炜炜,叹惊群公。
二子喜跃,我知母心。
非官实好,要以文称。
我今西归,有以藉口。
故乡千里,期母寿考。
归来空堂,哭不见人。
伤心故物,感涕殷勤。
嗟予老矣,四海一身。
自子之逝,内失良朋。
孤居终日,有过谁箴?
昔予少年,游荡不学,
子虽不言,耿耿不乐。
我知子心,忧我泯没。
感叹折节,以至今日。
呜呼死矣,不可再得!
安镇之乡,里名可龙,
隶武阳县,在州北东。
有蟠其丘,惟子之坟。
凿为二室,期与子同。
骨肉归土,魂无不之。
我归旧庐,无不改移。
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

14711 0 0

题春归亭

宋代唐庚

沙际春光又是归,亭前景物故应奇。绿杨雅与清江称,残雪偏于碧嶂宜。

流水无凭何处去,东风有准不吾欺。芳菲栏槛无穷兴,消得新愁入鬓丝。

……

6445 0 0

寓宁国县圃中桃李杂花盛开感而赋诗 其一

宋代李纲

春光不为干戈薄,花县纵观桃李开。可惜繁华劳剪刻,莫教风雨便残摧。

溪山有意相辉映,蜂蝶多情自往来。应笑逐臣心似铁,客中扶病亦登台。

……

6407 0 0

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 一作:正是)

……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

宋代戴复古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

4227 0 0

扫码关注小程序

微信搜索 Xuebody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