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颍水入淮
我为颍川谣,忽与颖尾别。君歌月映清淮流,不识孤篷已飘雪。
长淮岸头村树斜,短棹系岸惊栖鸦。可怜人鸟共凄绝,天水阔处难为家。
操舟者谁北风劲,十五吴姬寄身命。风波到眼不识愁,妆罢只照长淮镜。
……
我为颍川谣,忽与颖尾别。君歌月映清淮流,不识孤篷已飘雪。
长淮岸头村树斜,短棹系岸惊栖鸦。可怜人鸟共凄绝,天水阔处难为家。
操舟者谁北风劲,十五吴姬寄身命。风波到眼不识愁,妆罢只照长淮镜。
……
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声复。
蓝舆背山始入山,水声已往何时还。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飞还水禽噪。
言寻醉翁石,更诵醉翁文。醉翁宾客不可见,山石欲雨溪生云。
咄哉文字亦有灵,能使此山此水无余情。我观翁时值梅喜且惊,犹复夭矫屈曲如龙形。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我歌一篇翁赏心,滁山高绝滁水深。
……
南沟水,流北沟。水行苦无舟,幸有辕下牛。羡君使牛如使舟,跨腹稳渡春塘流。
南沟水清,北沟水浊。浊流须浴牛,水清留濯足。螺千升,泥一斗。
尺鲤寸虾无不有,濯足流还入牛口。君不见,春田之外官路高,百千万事如牛毛。
人饶千驷不能乐,君有一牛亦足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