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董以宁
记桃花时节,携登香阁。小婢呼茶出莲幕。纵是愁难细说,说来防错。
抵多少、眼酬眉酢。
生怕人疑,故向窗前倚着。早见桃花已零落。妾命郎情,只恐似他都薄。
便无语、临风萧索。
……
帘前绿水映云屏。自盈盈。敲得银针独向、画栏凭。粉郎归未曾。
粉郎空有许多情。未均匀。好似帘钩偏重、帐钩轻。鱼钩只几分。
紫燕双依,雕梁并语。拴帘不放伊飞去。问伊昨夜过香溪,见郎那里花间住。
一回捲上帘儿,放去寻郎何处。待晚归来,街得黏泥絮。
似诉画楼前,薄倖人如许。
阿娘碎语绵如絮。檀郎只好心头贮。音信日来稀。思伊转恨伊。
此情频欲寄。又恐伤郎意。斟酌数行书。言欢字字虚。
冰丝簟子出蕲州。铺来湘水平流。为郎拂拭向纱帱。
凉沁如秋。
流到宵来重展,却怜晓起偏羞。臂痕人讶细纹留。
今夜拚休。
满庭花影日光烘。芳姿挟扇偏慵。唤来珠汗正融融。
细舀荷风。
拂去篆烟缥缈,捉来玉指菁葱。淡红耙袜映酥胸。
微样轻容。
小院铜镮双扣。何事堪消残酒。漫拂玉纹楸局子,赌个今宵无偶。
半局便知郎欲覆。先逐康猧走。
若使白头相守。应是橘中仙叟。一緉态盈娘子袜,输与儿家着否。
输罢犹然第二手。好比吴兴柳。
郎写梅花体。轻软如郎意。别后涛笺,叠成双鲤,倩鸿来寄。
怎书中柳骨与颜筋,不比当初字。
再认棠花记。还是郎亲制。想是年来,摹成旧拓,砚花开矣。
莫非他冶貌与柔心,一变都如此。
有福共婵娟,相依白首。看尽双蛾似垂柳。
此中何处,有个人儿蛾瘦。笑效颦难效、肠回九。
春尘飞处,有时昏黝。拂拭红绵劳玉手。芙蓉映入,疑是潇湘清浏。
怪东风起处,吹难皱。
是处常来好当家,惯从明镜看朝霞。梦中犹认崔娘枕,扇底难披温令纱。
人忽别,思无涯。归来空讶七香车。迎风一笑回头望,?髻双簪并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