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宛平 其二

清代屈大均

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区区敢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

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

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

……

247 0 0

题周梨庄戴笠图

清代屈大均

梨庄本是青云器,四十于今犹器仕。前朝文献在君家,著作欲继先公志。

秣陵藏书谁最多,读画楼中高嵯峨。捃拾能笺五代史,时谈遗事如悬河。

董狐有志我器逮,三百年中谁记载。汉史应须属紫阳,元人岂解尊昭代。

青溪水阁閒相期,笔削相将乘此时。王猛犹能存正朔,许衡那得配先师。

栖霞之山好林樾,更为同人开理窟。片言亦可成春秋,一画自能知日月。

閒来戴笠将何之,遣谷逍遥若有思。接舆髡首且相对,佯狂于道亦良宜。

……

173 0 0

西峰下窥水帘洞作

清代屈大均

玉井潜流为瀑布,诸峰喷薄如烟雨。天风吹断水晶帘,似见投壶诸玉嫭。

河汉纵横难为梁,欲度不度愁参商。石髓金精不我与,银台玉室徒相望。

山鬼幽篁悲昼晦,美人其雨怨朝阳,行歌散发且徜徉。

……

175 0 0

送曾止山还光福歌

清代屈大均

炎洲之南天气和,梅花更比江南多。梅花大宗在庾岭,小宗乃在罗浮阿。

春来开遍枝南北,万壑千岩花四塞。梅花将军越王孙,汤沐正在梅花国。

飞扬往日破强秦,沛公项羽资其军。台岭因之号梅岭,梅花万户酬功勋。

风吹上天雪纷纷,行人远望如白云。檀香玉蝶大可爱,萼绿香气尤氤氲。

西溪邓尉天下闻,当年种自梅岭分。梅花子孙亦太古,光福一半今在君。

淮南作客胡为者,十月梅花已堪把。花片堪为三月粮,岁寒何用离花下。

太湖万顷当门前,君归更浮洞庭船。莫釐缥缈二峰接,人家多种梅花田。

我将移居向慈里,与君咫尺梅花里。千年冰雪作肌肤,欲学仙人姑射子。

梅花岂是一尘垢,铸舜陶尧将以此。

……

347 0 0

采药西宁承张大令使君命其侄孙豫表陪探燕子岩大峒龙井诸胜

清代屈大均

泷东与泷西,岩嶂蔽天起。泷西林木深,窈冥数百里。

城与白云争,所得尺有咫。猿鸟欺吏人,峰峦压厅事。

开辟未百载,夷椎尚多鄙。使君造草昧,雷雨自兹始。

仁声务洋溢,文教期光被。我来听鸣琴,泠泠匪山水。

先王风未绝,咏歌日盈耳。相赏在无言,唱叹亦有以。

郊坰富丘壑,先导命犹子。枫叶作香饭,笋篮代玉趾。

衣裳湿岚翠,杖屦沾泥滓。石窟俯身入,洞天穿地底。

绝壁攀莓苔,幽丛掇花蕊。奇葩爱无名,大药疑不死。

猴姜既蔓引,凤竻复披靡。兰青翡翠同,竹大笼?似。

松栝互支拄,麇麚或腾倚。郁鸡惊出林,白鹇冒其尾。

山鹕解媚人,孔雀可驱使。飞崖畏足践,盘石若棋累。

方圆竞相叠,大小皆竦峙。鬼神所荡踏,风雨或迁徙。

陟高眺锦石,特立牂牁沚。玉表何峨峨,翠屏复几几。

汉臣昔封植,功可铜标拟。蒲桃裹宫锦,五彩绚峛崺。

泷西夙望秩,山宗实在此。罗旁九九曲,势至咽喉止。

汹涌千万嶂,所赖一柱砥。使君天下才,今乃在蛮俚。

亦如陆大夫,区区至交阯。峻极持崧高,英灵作南纪。

注以洪河流,波涛沃疮痏。恩膏随沓潮,以及我桑梓。

汤沐不在多,锦石亦可喜。肯锡一陂陀,当尽树兰芷。

来为泷西氓,殷勤负耒耜。

……

190 0 0

题吴太守江山清啸楼

清代屈大均

江南山色渡江飞,飞向君楼含夕霏。空翠不随流水去,鸿濛忽化白云归。

吴兴太守真州客,日夕捲帘荡精魄。舞影时翻天女花,歌声欲裂雷公石。

浮玉双峰架笔高,芙蓉一朵一离骚。六朝春色为膏沐,万里天风且羽毛。

……

233 0 0

咏高士王宾

清代屈大均

至人能婴儿,嬉戏存天真。长为浑沌宗,弃智如埃尘。

直木必先伐,甘泉必先湮。于世吾何求,聊为葛天民。

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抗节终不回,汤武非吾君。

毁我白玉颜,裂我华阳巾。遥遥狂接舆,相携共沉沦。

……

226 0 0

赠王给事 其一

清代屈大均

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

……

298 0 0

读顾子忠纪赋赠 其二

清代屈大均

伊予遘乱离,为诗多变风。秦庭昔鹤立,痛哭人谁容。

从俗以偷生,神仙托其踪。须臾愿无死,以观宗国终。

君子厉明德,邂逅欣心同。蜿蜒为文章,皇颉非雕虫。

大道所周流,敬哉尔天工。

……

236 0 0

奈何帝歌

清代屈大均

奈何帝,奈何帝,风流亡国亦足豪,美人相抱井中坠。

可惜井中水不深,美人不死伤我心。泪痕化作胭脂痕,千秋漠漠苔花侵。

苔花侵,美人墓在青溪阴。不死胭脂死青溪,可怜不作井中泥。

国亡不恨恨惟此,山河不易一女子。

……

273 0 0